由大期货(期货大宗交易)、大律源(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日报)及投资部于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为重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重点鼓励将期货公司纳入特别是做市商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体系。
公开信息显示,期货和衍生品法是中国期货业协会2017年发布的一部重要短则。在《意见》的基础上,规定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管理和监管规则,规定期货交易场所、期货结算机构、期货服务机构、期货业协会、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的管理和使用,规范期货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的运行。
中国期货业协会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的意见》中提到,将场外衍生品业务纳入国家战略,严格执行规范性、自律性要求,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套期保值、基差贸易、仓单服务、仓单服务、“三品一策”等行业自律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期货交易业务,规范开展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记者了解到,中国期货业协会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的意见》中强调,取消期货公司及会员单位从事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高管资格限制,明确在“五种情形”中,从事期货交易的人员不得为不适当人群。期货行业协会已就此出台了行业自律管理条例,专门制定了期货公司会员、客户和期货公司的行业协会、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等自律管理条例,专门起草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条例和自律规则。
《意见》共14条,主要体现了五方面自律管理要求:一是规范开展业务,推动行业机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转型,明确特定品种上市交易、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等业务准入;二是持续推动期货经营机构转型升级,加快境内机构转委托、境内机构转委托,推动境内机构投资者发展;三是增加期货经营机构专业性人员,提升行业机构从业人员执业素质;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力量,大力推进协会自律管理工作;五是建立自律组织体系,加强对自律管理的规范和监督,促进自律管理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六是持续推动行业自律管理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行业自律管理水平和规范化水平。
《意见》还提到,协会将完善自律管理机构设立条件、形式、实施、内部规范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加强自律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对自律管理机构的自律管理,进一步提高自律管理水平。
(三)强化自律管理
《意见》提出,“发挥自律管理中心职能,增强自律管理能力”,明确自律管理中心职责、组织管理职责,切实加强自律管理工作,提高自律管理水平。
(四)规范发展期货经营机构
《意见》要求,“发挥自律管理中心职能,强化自律管理,强化自律管理,切实履行自律管理职责”,“发挥自律管理中心职责”,这就将进一步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功能发挥。一是明确自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期货经营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根据《意见》,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与外部约束制度的边界,强化自律管理。二是强化自律管理,加强自律管理,树立自律管理主体责任。
(五)加快业务转型
《意见》明确了自律管理,将业务“科”、投行业务“科”和风险管理业务“科”纳入创新发展战略范畴,进一步优化自律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业务开展时间,增强自律管理的效果,强化对自律管理的有效性。
(六)健全风险管理与防控机制
《意见》提出,“加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