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2月15日),国际油价延续上日跌势,纽约原油期货下跌0.87%,报收于78.5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92%,报收于85.42美元/桶。
近期,原油市场持续震荡,主要受供需格局不确定性影响。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需求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供应端压力加大。
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对油价形成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9%,低于此前预估的3.4%。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能源需求下降,从而影响油价。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也给油价带来利空。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今年可能继续加息。加息将导致美元走强,从而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加昂贵,抑制需求。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240万桶,至4.715亿桶,超出了市场预期。库存增加表明供应端压力有所加大,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欧佩克+宣布将维持现有产量目标,每日增产40万桶的计划不变。这一决定表明,欧佩克+对石油市场供需平衡有信心,认为当前的产量水平足以满足需求。
未来,原油市场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地缘局势的发展,都将影响油价。市场目前正处于迷茫阶段,等待更多明确的信号来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