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负值事件是指 2020 年 4 月 20 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出现罕见的负值,即 WTI 五月期货合约结算价为 -37.63 美元/桶。这是原油期货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引发了全球市场剧烈震动。
原油期货负值事件发生在 2020 年 4 月 20 日,当时正值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全球的石油生产却并未及时调整,导致原油供大于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原油期货后市持悲观预期,纷纷抛售手中的合约。
原油期货负值的主要成因是供大于求和仓储容量不足。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石油需求大幅下降,而原油生产却相对稳定,导致原油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同时,由于原油库存不断增加,全球各大原油仓储设施濒临告急,甚至出现了无油可存的情况。在这个背景下,持有原油期货合约的投资者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合约,就造成了原油期货负值现象。
原油期货负值事件引发了全球市场剧烈恐慌,引发了连锁反应。
为了应对原油期货负值事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经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原油市场供需关系逐渐恢复平衡,原油价格逐步回升。原油期货负值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原油行业和全球经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复苏。